



一、所謂的「身至念」其實就是身念處,這是四念處之一,念處是心念所聚焦之處,念處的修行,目的在培養當下覺知能的能力。身念處是將心聚焦在身體上的一種訓練。
二、身念處的訓練包括定、慧兩項,可導向無為之道:
1.定的修行:開始時主要在培養專注力,亦即禪定的功夫,若經常作身念的練習,可以不斷提升心的專注力,會獲得基本的定功。
2.慧的修行:有了基本的定功後,有能力對於身體的狀況,作更微細的觀察,透過不斷地訓練,最後便可體証到我這個色身,本質上是無常、苦、空、非我,由此破身見,即佛教所謂的「見法」,亦即體悟宇宙真理之義,一旦見法後,便斬斷了煩惱的根源,從此對於世間事物,不再執著,貪嗔等煩惱日見減少,在一定期間內,必定斷盡所有煩惱,証得涅盤無為。
因此說身至念導向無為之道。
三、身念處的具體修行方法:
〈一〉.身念處的修法,漢傳佛教較少教導,南傳佛教則有詳細的教導。
〈二〉.其修行項目甚多,目前在台灣的教學,較常為學者採用的有
你好,針對你的問題我的參考回答如下:
第一、不論是針對最新或舊的法律規定,強制性交罪就是有侵入之行為即可成立,不論你過程粗暴或溫柔,只要有當事人非意願情形下,使之性器與性器、或性器與他人身體其他部位有侵入性行為,就屬於強制性交罪。
當然法院還要審酌你過程中有無共犯等或對方是否未成年、或下藥性侵等情狀,如有上述狀況則就會成立加重強制性交罪,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至於確定要判幾年要看法官怎麼判,看你的造化。
陳小旺太極拳十大要論 徐海亮
(此文發表在2016年《中華武術》第四期)
陳小旺大師, 1945年出生於陳氏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氏第十九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國際太極拳大師、中國武術九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990年陳小旺大師移民澳大利亞,創建“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並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授太極拳,至今海外弟子已超過三十萬,對太極拳和中國文化在海外推廣所做出了巨大貢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聯合評定為 “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2013年度十大人物”。陳小旺大師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刻苦練習和精心傳授,無論在太極拳技術,還是在太極拳理論都已經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他的太極拳學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體系,這個體系完整而獨特,對太極拳的多個方面進行了較為權威的論述,歸納起來陳小旺太極拳體系有以下十大要論:
陳小旺太極拳第一大要論:要把太極拳轉入科學化
要把太極拳轉入科學化是陳小旺大師提出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觀點,指明了太極拳發展和研究的方向。
在過去的太極拳發展進程中,人們對於太極拳的認識都是比較模糊的,覺得太極拳很神秘。陳小旺大師指出:“所謂神秘的東西就是裡面沒有搞清楚,又有特種效果的地方。太極拳就是這樣,能把人打出去,又能健康長壽,裡面是什麼東西,很多人搞不清楚。那就變成神秘了。如果我們把裡面搞清楚了,系統起來那就是科學。我就是要把太極拳轉入科學,往前推進一步。”基於這種理念,陳小旺大師的理論擺脫了套用過去一些傳統拳論中玄乎其神、人雲亦雲的習慣,從具體的技術、具體的內容出發,運用運動學、生理學、中醫學、經絡學、力學、心理學、哲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來解釋論述太極拳,這樣就能夠使人們有憑有據、通俗易懂地了解太極拳、認識太極拳。這種了解和認識是深入淺出的、是易於接受的、是科學的。把太極拳轉入科學化觀點的提出,也為太極拳進行深度科學化研究提出了具體方向。
陳小旺太極拳第二大要論:練習太極拳正確的指導思想是要先健身然後才是增長功夫
陳小旺大師明確指出練習太極拳要先健身然後才是增長功夫。練功是以身體為基礎的,第一是培養身體,要把身體練得健康。就像做生意一樣,生意需要本錢,身體就是練功的本錢,如果把身體練得傷痕累累,那就等於把本錢賠進去了。所以練習太極拳首先要想把身體練得健康,培其根則枝葉繁茂,潤其源則流脈之長。只有身體好了才有可能把功夫練好。練習太極拳要依據自己當時的身體條件決定運動量的大小,不能盲目追求增長功夫而忽視運動量的合理性和鍛煉過程的科學性。有些人只是為了所謂的增長功夫,不注意自身情況,把自己練得傷痕累累,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更是得不償失的。這是我們應該避免的。
離了世間不會有煩惱,也不需要佛法了,所以,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在指出:
佛法,是有立論的方法、而且是可被實行的,如果脫離世間覺去談,那只是玄談、空談
那麼,所謂的禪修,不管您在順境、逆境都能有實際的方法、修養而讓自已不起貪、瞋、痴
才不會發生「躲在深山平靜得像大師,到了菜市場吵架像白痴」這種情境
禪坐的功能在於靜心,有沉澱洗滌心靈的煩惱的作用,同時生理上可獲得休息,調整五臟六腑的亢奮偏差,達到原本奔馳散亂的回收功能,可以整隊歸位重新出發。禪坐完全與身上有無疤痕無關。
正因以前觀念的錯誤有自殘破相,才需要以禪定來檢討分析過去的對錯。念經也好,禪定也好,是為自己而做,不是要做給誰看的。千萬別以為在神佛面前唸經打坐,神佛就會給你加分。神佛是法德的導師,要的是解義力行證道,並沒有要求信徒背經或禪坐,甚至說要基測考試。
請記得"自作自受"四個字,人一切的活動都是先為把自己做好,自己先做好了才夠格給他人好,每一個人要在每一個"當下",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別做"壞"了自己。
文章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227000016KK00803